腾达生态环境

卧龙自然保护区摩旅,卧龙自然保护区摩旅路线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卧龙自然保护区摩旅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卧龙自然保护区摩旅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  1. 想自驾去四姑娘山,内心有点恐惧爬坡,但是又想自驾,该怎么办?

自驾四姑娘山,内心有点恐惧爬坡,但是又想自驾,该怎么办?

题主想自驾四姑娘山,看意思是担心车的动力不够,担心爬坡困难,我想跟你说你的担心是多余的。

题主1.4T的排量,涡轮增压发动机,非常适合去高原自驾,大扭矩的动力输出,在爬坡的时候优势很明显,涡轮增压的原理就是将空气增压后推入发动机的进气门,增加空气的浓度和氧气密度,发动机的燃烧效率自然增高,动力也会得到大大的提升。

卧龙自然保护区摩旅,卧龙自然保护区摩旅路线
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成都自驾去四姑娘山,现在大多走巴郎山路线,这条路线主要分为三段。

第一段:成都——映秀,大概6、70公里的高速路,路况很好。

第二段:映秀——邓生保护站,大概70多公里的省道,很多都是隧道或者高架桥,盘山路不多,只是海拔会逐渐提高,从900多米逐渐爬升到2800米左右的高度,这段路要注意有很多限速的地方,相当多的路段限速40,一定要控制车速,以免吃牛肉干。

卧龙自然保护区摩旅,卧龙自然保护区摩旅路线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第三段:邓生保护站——巴郎山——四姑娘山,这一段路大概40多公里,全程大部分都是盘山路,以前走这条路必须翻越海拔4481米巴郎山垭口,高海拔的区域容易出现大雾、积雪、暗冰的情况,确实对车辆通行带来隐患,不过现在已经修通了巴郎山隧道,在3900米高度可以直接贯穿巴郎山,避开了主要的积雪、暗冰路段,行车效率和安全系数大大提高了,隧道大约9公里左右,穿过之后再行驶20来公里就可以抵达四姑娘镇了。

现在整个路段的路况都很好,而且桥梁、隧道多,山体落石影响小,总体行车安全系数很高,可以放行前往。

我是17年10底自驾去四姑娘山,一路很好走,风景如画,就是进巴郎山顶时有点大雾,


图3 去时巴郎山垭口***,耽误2个多小时。
一路未出现高反,第一次去,不熟悉路况,车速慢点,美丽的风景会让你消除恐惧感。

我第二次是元月份去的,路上不少积雪。
没日照的上山路上很多暗冰,车况不好上不去,路口有专人出租防滑链的,我看见我前面的大车,刹不住车自动往后退,十分危险。

卧龙自然保护区摩旅,卧龙自然保护区摩旅路线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过了暗冰路就一路顺风。

我也是新手,驾龄没你长,山路路好走但弯道比较多,要胆大心细。我去时走了弯路,到了水磨古镇,路非常烂,前面是高山,下面是深潭,第一次遇到,真有点胆颤,多看几眼就习惯了哦。

最后祝你一路顺风。个人经历供参考。

夏天去的,没有雪暗冰什么的。路上雾有点大,能见度20米。从邓生开始爬坡,路况还好,就是遇到大货车多的话,开起来有点憋。到3900米左右,可以选择有隧道,那就完全无压力。如果想要走老路翻垭口,就从隧道口右边有条路上山就行了。翻垭口的路已经不维护了,个别路段有点烂,但是车很少,跑起来无压力。唯一就是注意高反,不要激烈的运动。一路上风景很不错。


我去过两次了,。路况很好,,害怕爬坡,这是什么逻辑。你在你的城市里没有爬过立交桥之类的吗,爬立交桥你也害怕吗,,跟爬立交桥没什么两样,,,如果是新手,不要开那么快,保持好车速,走自己该走的道,一点儿问题都没有,不就时间长点儿,再慢,怎么样4个多5个小时也得开到了,,,,如果不是新手,建议就不要走巴朗山隧道了,建议翻越巴朗山垭口,好的风景都在翻越巴朗山沿途,翻越巴朗山的路况其实也还好,一般的轿车都问题不大,路面稍微有些坑洼,整体不影响通过性,路况基本就这些了,一般稍微有些驾驶经验的司机问题都不大,,,,还有就是需要注意高反的问题,注意保暖,不要着凉,不要剧烈运动,多喝水,,,,基本需要注意的就这些了,祝一些顺利

本人正在川西小环线的路上,绵阳出发-康定或附近都可以住(姑咱,泸定,康定)我住的姑咱宾馆100元-小金县-绵阳回。刚到姑咱就看到通报和导航显示折多山下雪(早上八点出发途中修路堵车两小时18点到泸定桥,拍照游玩 19点30到宾馆吃饭休息),现在早上六点起床准备出发折多山(四驱 +防滑链)通报好像不限行 大型车限行 小型车劝离。你的车 自驾没问题但必须六月以后才行,六月以前会不定期 下雨 雪 结冰,6-9月可通行。泸定桥跟想象的不一样 第二天才是风景的主角。
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卧龙自然保护区摩旅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卧龙自然保护区摩旅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 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pltdw.com/post/20698.html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